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大学外语虚拟教研室研究
    梁君英, 向明友, 闵尚超, 陈向京, 周杰
    外语界. 2022, 0(4): 2-7.
    本文聚焦浙江大学牵头的大学英语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立德树人、科教融合、东西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大学英语课程虚拟教研室致力于打造“创新课程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评估、强化技术赋能”四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有服务需求、有完善系统、有科教融合、有课程创新、有共建共享”的虚拟教研室组织体系。大学英语课程虚拟教研室是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积极探索,符合信息化时代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要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 翻译教学
    李奉栖
    外语界. 2022, 0(4): 72-79.
    本研究采用错误记分法,从忠实度、流利度、术语翻译、风格、文化接受度5个维度对比研究英语专业翻译学习者与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的英汉翻译质量。结果发现,机器翻译在5个维度上的错误总分及忠实度上的错误分值均显著低于学习者的平均值,流利度上的错误分值则显著高于学习者的平均值;二者在术语翻译、风格和文化接受度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启示翻译教师应消除学习者焦虑情绪,引导及监管机器翻译技术的合理使用,革新翻译教学评估手段。
  • 论文
    王文斌,赵朝永
    外语界.
    提要:本研究以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角,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考察中国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产出中的“流水句”现象。结果显示,不同学习阶段的中国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时均会产出“流水句”,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语言偏误现象。研究通过对相关语料的分析和定性描写发现,母语汉语者产出英语“流水句”是汉语“流水句”在英语习得中的一种无意识负迁移现象,其根源是英汉民族在思维层面的不同时空偏好。
    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 流水句; 负迁移; 时间性; 空间性
  • 语言习得研究
    张亚, 姜占好
    外语界. 2022, 0(4): 40-48.
    学习者对反馈的投入在二语写作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自动写作评价系统的应用为二语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了人机混合反馈的新环境。本研究考察了人机混合反馈环境对学习投入和二语写作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较于教师反馈,人机混合反馈能够显著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从而显著提升二语写作水平;(2)在人机混合反馈环境下,认知投入对学习者二语写作水平的影响最大,行为投入次之,情感投入影响最小,认知投入中的元认知策略运用对写作水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 论文
    詹先君
    外语界.
    提要:本研究在对主要理想二语自我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配对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某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各类理想二语自我的强度及其对动机学习行为的影响力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学生的想象性和现实性理想二语自我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其强度与其对动机学习行为的影响力不一致;东方和西方理想二语自我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强度与其对动机学习行为的影响力相匹配。研究提供的启示是:在理论上,努力发现认同内化程度较高的动机比穷尽探索所有动机类型更有意义;在实践上,加强动机内化对提升动机学习行为更有效果。
    关键词:理想二语自我; 类型; 检验
  • 语言习得研究
    冯桂芳, 陈锦
    外语界. 2022, 0(4): 49-56.
    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障碍的诊断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基于语言理解理论考察了英语听力过程中听力理解障碍的因子构成,探讨了听力理解水平和听力理解障碍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听力理解障碍由感知、解析和运用阶段的障碍因子构成;中国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各阶段的听力理解障碍程度具有共同之处,感知阶段障碍程度最高,其次是运用阶段障碍,解析阶段障碍程度最低;学生听力理解水平越低,感知、解析、运用三个阶段的听力理解障碍程度越高。研究结果对英语听力教学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论文
    张文鹤,文军
    外语界.
    提要:随着翻译教育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翻译教学研究正成为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领域。本文借助Excel与CiteSpace分析工具,对翻译研究文献库和Web of Science中SSCI子库两个数据库中40多年来的国外翻译教学研究文献进行了年度发文量、关键词聚类与共引等方面的分析,绘制国外翻译教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国外翻译教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并提出其对我国翻译教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翻译教学;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与趋势; 启示
  • 论文
    冯光武
    外语界.
    2017年我国将颁布实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国高校英语专业要着手制定国标实施方案,包括制定学校标准、修订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本文围绕英语专业在校标中找准学校定位、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学校特色、在课程体系中凸显专业方向优势进行讨论分析和提出建议,为高校制定国标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标; 人才培养; 专业特色
  • 语言习得研究
    张爽, 张会平
    外语界. 2022, 0(4): 22-30.
    本研究基于复杂理论,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建模与回溯建模的混合设计,以词汇复杂度、句子复杂度、准确度与流利度为评价变量,考察了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年间英语写作能力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4个变量均呈先快后慢再快的非线性发展趋势;(2)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可纵向聚类为持续稳定型、先跳跃后稳定型、跳跃稳定交替型3种原型模式;(3)各原型模式典型学生内部子系统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有所差异,认知资源分配、初始写作习惯、反馈、学习动机等是影响各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大学外语虚拟教研室研究
    王海啸, 王文宇
    外语界. 2022, 0(4): 8-15.
    “项目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是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项目式教研室旨在创新理论研究、组织机制、运行方式与工作内容,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等方面全力创优。工作方式上,教研室主要通过组织协调实体与虚体教研组合作开展课程建设、资源建设与队伍建设,共享学术资源、人才资源、教学资源及教研成果。
  • 大学外语虚拟教研室研究
    赵雯, 李广利
    外语界. 2022, 0(4): 16-21.
    本文介绍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背景和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外语类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回顾了大学英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历程。文章进而基于构建的虚拟实践共同体模型,从理论基础、组织管理和共同体实践三方面阐释了大学英语课程群虚拟实践共同体的建设途径。
  • 论文
    束定芳
    外语界.
    提要:陆谷孙先生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词典学家、词典编撰家、翻译家和文学研究者,他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方法和教师外语教学方法的建议与主张无疑对我们思考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陆先生有关外语教学的观点和主张进行梳理评述,旨在为我们继承传统外语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提供指引借鉴。陆谷孙先生有关外语教学的主要观点和主张包括:(1)外语学习要“淡化一点功利目的”,让学生享受外语学习;(2)外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3)外语学习的输入应该增加“能打动人”的内容;(4)外语学习中不排除“机械模仿”;(5)外语学习应该经常与母语比较;(6)外语学习需要了解目标语的历史等。
    关键词:陆谷孙; 中国特色; 外语教学理论
  • 论文
    王少爽
    外语界.
    提要:在翻译职业化时代背景下,信息素养对于职业译者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分析了职业化时代译者的信息需求,借鉴信息素养与翻译能力的研究成果阐释了译者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构建了职业化时代译者信息素养模型,进而探讨了译者信息素养对于翻译专业的教学意义。文章认为信息素养是译者胜任翻译职业的元素养,翻译技术教学应实现从技术能力培训向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升级。
    关键词:译者信息素养; 翻译职业化; 翻译能力; 翻译教学
  • 语言习得研究
    吴雪峰
    外语界. 2022, 0(4): 31-39.
    本研究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构建包括应用量表和实施测评两个阶段的大学英语写作促学评价实施路径。应用量表阶段,量表描述语经适当处理后用以廓清写作能力、设计写作任务、研制评分标准,确保促学评价实施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实施测评阶段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度,积极采用新技术帮助师生获取高质量反馈。英语写作促学评价路径构建是发挥CSE实效的有益尝试,对有效开展英语写作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论文
    范能维, 王爱琴
    外语界.
    “思辨缺席”已成为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顽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以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计为抓手,探索将思辨能力的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实践能力等各项子能力培养分别融入语言技能类、语言知识类、语言应用类、文化素养类课程模块及实践模块教学,以此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升英语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国标; 课程模块; 思辨能力; 子能力培养
  • 论文
    史兴松 ;万文菁
    外语界. 2018, 185(2): 20.
    本文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2007—2017年国内外商务英语研究方法。结果表明:(1)研究设计阶段,国内外均重视商务英语教育研究,国外比国内更注重商务英语话语研究;国内外研究的学科背景均以语言学为主,但国外研究的跨学科性强于国内;国外研究涉及的商务体裁更加丰富,对口头、网络等交际实践话语的关注度远高于国内。(2)数据收集阶段,国内外均以非概率抽样为主,国外研究更多使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数据收集方法。(3)数据分析阶段,混合法和定性法是国外研究的主流方法,而国内偏向定量法;在具体分析方法上,国内研究者对语料库分析工具的运用较为充分。(4)信效度检验方面,国内外研究均有不足。文章最后对我国商务英语研究提出相关启示。
  • 论文
    王巍巍
    外语界.
    口译能力等级量表是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界定口译能力构念,然后从口译能力表现、口译策略能力、口译知识和口译典型特征4个方面阐释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描述语参数框架。文章进而介绍口译量表的构建方法及步骤,并以口译教学的形成性评估案例阐述口译量表的应用。
  • 外语教学
    田臻, 彭雅靖
    外语界. 2022, 0(3): 53-60.
    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借助CiteSpace梳理分析了近十年来(2011—2021年)国际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虚拟现实、远程协作、语音识别、人机互动、自动测评等技术的应用促使外语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革。非正式数字化学习、智能语言学习系统、混合式学习、数据驱动学习等话题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进而总结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该领域呈现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启示。
  • 论文
    白丽茹
    外语界.
    提要:为给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课堂英语写作焦虑相关研究提供科学规范、简便易施的调查工具,本研究以240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尝试编制了“英语写作焦虑诱发因素量表”。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写作焦虑诱发因素包含写作者个体诱发因素和写作过程诱发因素,前者涉及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和篇章能力诱发因素,后者涉及评阅反馈、任务特征和输出方式诱发因素;量表题项鉴别能力优良,达到理想的心理测量学量表编制要求;调查项目和调查内容具有较好的聚合性和独立性;量表及其调查项目能够有效区分同一英语写作团体内不同写作焦虑程度的个体,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
  • 论文
    杨莉芳
    外语界. 2018, 185(2): 49.
    新时代外语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已经超越单一的语言能力,还包括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由此设计反映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语言测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并以“国际人才英语考试”中的两项任务为例,从任务形式、任务内容、评分标准三个方面探讨融合上述能力的复合型构念在语言测试任务中的实现途径,以期为外语人才选拔与培养提供参考。
  • 论文
    徐祎
    外语界.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这种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其语言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马来半岛及附近地区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各民族均使用各自的语言。独立后,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的统一,马来西亚政府开展语言规划活动,并出台了一系列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确立并巩固了马来语的国语及唯一官方语言地位。
  • 论文
    江进林
    外语界. 2018, 185(2): 40.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6—2017年我国14种外语类主要期刊发表的外语测试实证研究论文进行梳理,探究国内外语测试实证研究的整体趋势、内容和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外语测试实证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呈波动式发展趋势;超过一半的研究关注大规模测试,研究主题不仅涵盖效度、构念、反拨效应、人工评分、试题/任务/试卷、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考生表现等经典主题,也包括机考和网考、自动评分、课堂评估、社会因素、等级量表、测评素养、认知诊断测试等新兴话题;研究具有对象广泛、内容多元、方法综合的特点,但研究的均衡性、系统性、前沿性有待提升。文章进而结合国际研究热点,对我国外语测试实证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 论文
    孙钦美;赵双花
    外语界. 2018, 185(2): 74.
    首届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于2018年3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文梳理了高峰论坛的热点论题,通过内容分析和文献分析概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学术观点,并探讨了我国高校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多元发展趋向,以期对高校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有所启示。
  • 论文
    付小秋,张红玲
    外语界.
    提要: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介绍了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外语教学。文章以综合英语课程跨文化教学行动研究和一次课堂教学活动为案例,为跨文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可操作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综合英语课程;跨文化教学;跨文化培训方法;跨文化交际能力
  • 论文
    李克,卢卫中
    外语界.
    提要:转喻是翻译不可或缺的运作机制,然而转喻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研究考察了英语专业学生转喻能力与翻译能力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影响翻译能力的转喻能力要素。结果表明,转喻能力对翻译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影响要素包括识别与创造转喻能力、转喻转换次数等。研究进而提出翻译教学中转喻能力发展的干预机制,以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转喻; 转喻能力; 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
  • 外语学科建设
    蒋洪新, 彭天笑
    外语界. 2022, 0(3): 2-5.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外语学科建设如何行稳致远,成为外语界需要探讨的新课题。本文阐述了行稳致远的辩证关系,梳理了外语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讨论了如何推进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
  • 二语研究
    高玉垒, 张智义, 倪传斌
    外语界. 2022, 0(3): 70-78.
    本研究以101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后台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综合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探究了学习者英语阅读过程中的心流状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与阅读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1)学习者阅读心流状态整体水平较低,接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无心流体验;(2)影响心流水平的学习者因素主要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信心和阅读技能,其中阅读兴趣的影响最大;(3)心流体验与阅读成绩、阅读量、阅读速度显著相关,有、无心流体验学习者在这3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心流体验是阅读成绩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但心流体验与阅读时长不存在相关关系。
  • 论文
    张新玲、张思雨
    外语界.
    提要:综合性读写结合写作是大学英语写作的重要内容,技能混同是其构念描述必须突破的瓶颈。本文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框架,通过调查问卷和写作任务探究该构念的构成要素。对205名教师和299名学生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读写结合写作能力是一项不同于阅读或写作能力的独立构念,沉思转化为其典型要素之一;2)综合性读写结合写作能力构念包含读写能力—写作、读写能力—沉思—提取构建、读写能力—阅读—概括评价、读写能力—阅读—识别理解、读写策略—读写—规划、读写策略—读写—执行、读写能力—沉思—转化等要素;3)写作能力方差贡献率最大,且其贡献率和任务类型紧密相关。本文可为写作教学和课堂评估提供有益参考。
  • 论文
    郑晓红
    外语界. 2018, 185(2): 80.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本土化、教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维度和评价三方面与Michael Byram教授进行了学术对话。对话访谈显示,中国学者开展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本土化研究;教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呈现可以采用多元文化视角,侧重呈现技能、态度以及文化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要融合形成性评价,设计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文章最后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教材评价的启示意义。
  • 论文
    李荫华 张传根
    外语界. 2018, 185(2): 87.
    本文主要阐述了“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系列教材的编写背景、编写理念、结构和特色。该系列教材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编写,继承“大学英语”和“全新版大学英语”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材质量等方面的优良传统,在选材、练习设计、数字资源配套等方面力求创新,以满足新时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要求。